您所在的位置:黄冈中学广州学校 > 新闻资讯 > 新闻快讯 > > 【全国首创的青少年思政课】广州日报:黄广教育集团“人文素养10+10”工程再升级
【全国首创的青少年思政课】广州日报:黄广教育集团“人文素养10+10”工程再升级

当全国首创的少年思政课

“邂逅”百年名校,

将碰撞出怎样的精彩火花?



    近日,广州日报“少年评论员”活动与黄冈中学广州教育集团(下简称“黄广教育集团”)“人文素养10+10”工程融合开展互访研学活动,以新闻评论员送课到校、学生到新闻生产现场跟班学习,以及现场授课与计时写作训练相结合等丰富的形式,以此提升小学生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,创新少年思政教育活动开展以来,不仅收获师生及家长好评不断,更为孩子们走出校园、开阔眼界以及培养家国情怀提供了新思路。本文为广州媒体门户平台“广州日报”和“新花城”对活动的新闻报道,请赏阅。


人文素养10+10工程为学生关注新闻时事打开“一扇窗”



    去年以来,黄广教育集团在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各阶段,根据孩子心智成长实际和教育发展规律,相继推行“人文素养10+10工程”。“人文素养10+10工程”以看新闻、评时事为主要内容,每周至少安排一晚让学生参与。


  每周活动开展前,都有专业的教师团队从海量的新闻素材中精选适合的素材,题材覆盖国际、国内大事及本地热辣新闻等,随后针对相关题材进行团队备课。




    活动期间,师生一起看新闻、评时事。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新闻现场背后的社会问题,以此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的观点,并引导学生站在新闻中不同人物、不同立场进行“代入-跳出”式客观思索,大方分享得出的思路、结论,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。老师也借机向学生进行阳光正向的价值疏导,帮助学生保持活跃的思想敏感度、为学生打开包容开放的表达空间,同时鼓励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、树立正向的认知价值。



    在最新一期“人文素养10+10”活动中,黄冈中学广州学校高二年级师生就“直播带货”新闻话题,展开了观点碰撞和交锋:“直播带货是新时代购物消费的新模模式、消遣娱乐的新体验,该挺!”“直播带货中货不对板、维权难时有发生,且容易引起冲动消费,该管!”“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完善到不完善的过程,就好像当初网购、电子支付等,我们在参与中要保持理性,政府、平台和消费者应该共同监督”……


  “经常看新闻、点评时事,不仅给我作文积累了许多鲜活的素材,还让我养成了关心时事和社会变化的习惯。”高一年级的陈同学分享了他的收获,“学校开展人文素养10+10活动以来,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写作文比以前得心应手多了,遇到主持活动这样的大场面也敢于控场、随机应变。作为每日新闻官,我还负责每次活动时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记录并小结,这也提高了我的归纳总结能力、记笔记速度,还能在最后小结中发表自己的看法,很赞!期待以后有更多挑战!


 “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,新闻10+10活动对老师的驾驭能力也是一个考验。”黄冈中学广州学校高老师告诉记者,“‘人文素养10+10’项目最难的地方,也就是始终调动学生保持比较高的热情参与活动,这需要老师的协调把控,需要主题素材有足够的吸引力,也需要标题有创意、主持人有水平、老师分析总结得当、老师梳理能力过硬等等。因为很有挑战,所以成功开展这么多期下来非常有成就感。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讲好下一堂新闻课,让孩子们有更多收获?


  黄冈中学广州增城学校八年级彭丽莎家长向班主任反映,孩子以前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看书做作业。最近发现孩子回家后,会凑到爸爸身边一起观看新闻联播,还不时发表自己的看法。一问才知道,学校每周有三次新闻10+10活动。家长非常支持这个活动:“孩子视野开阔了,更关心社会、热爱社会,放大人生格局。这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及世界观,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态度都很有帮助。希望学校寻找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兴趣点,持续提高他们参与的热情。”


广州日报与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实验小学深入开展互访式研学体验


       面对师生家长提出的新要求,黄广教育集团一直在探索如何进一步系统、深入地开展“人文素养10+10”活动。近日,广州日报“少年评论员”活动为他们带来启发,并碰撞出不少精彩火花——2020年12月11日,广州日报广言团队“送课到校”,向集体报名参加体验营活动的学生们送上“少年评论员”系列课程;12日上午,近300名师生来到广报中心回访,并现场了解新闻采编流程,开展新闻评论实践课。


    11日下午,广州日报广言团队专程来到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实验小学,为近300名师生带来主题为“如何写就好评论”的系列课程。广州日报新闻评论员许晓芳以“人人都是新闻的参与者”开头,吸引了全场好奇的孩子们,她旁征博引解析“用新闻讲观点,用观点看新闻”让同学们茅塞顿开。在写作技巧课上,评论员夏振彬现身说法,分享了“终南山的无座车票”等爆款新闻评论是如何炼就的,不仅连获学生点赞,还被现场老师频频请教。“评论就像荔枝,要有核,观点就是你的‘核’。”资深评论员练洪洋的“荔枝论”生动风趣,让少年评论员们一下抓住了评论的灵魂。此外,练洪洋的新闻评论“三法”(即看法、想法、办法)指导,为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实验小学学生开展“人文素养10+10”活动指明了方向。


    12日上午,近300名学生“趁热打铁”来到广报中心研学,现场观摩了新闻策采编发的全流程。了解新闻工作者的日常后,同学们对新闻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  集游览、体验、学习、写作于一体的两天的研学活动结束后,收获了师生与家长热情点赞:“开心”“长见识”“都是干货”“满满收获”……


    这是全国首创的少年思政课第一次“邂逅”百年名校。2019年,广州日报在全国首创发起、联合多部门,面向中小学生精心打造了集研学、写作、思政教育等于一体的“少年评论员”公益活动。去年,广州日报“少年评论员”活动开展到第二届,还创新和丰富了教育帮扶、送课到校等形式,让全国多地中小学生参观体验广州日报采编大楼、学习时事、练习写作,培养家国情怀。

    “广言团队送课到校很及时,也很契合我们学校开展的人文素养10+10的理念!”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实验小学副校长张福兴告诉记者,“这次‘广州日报少年评论员’活动不仅是为我们开展人文素质课程的一次有益提升,更为孩子们走出校园、认识社会以及提升思辨和语言表达能力带来很大帮助。”


  参与“少年评论员”活动的该校学生代表段权垣表示:“学校组织‘人文素养10+10’让我们关心时事,了解社会发展进程,广州日报开展的‘少年评论员’让我们走出校园,亲身‘参与’到推动社会进步中来,学校和报社的碰撞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关心时事、广交朋友、敢于表达,更让我们真正理解了社会进步背后的每一点一滴的努力推动,激发了我们深沉的爱国情怀。”


    现场亦有老师感慨:“活动以浸泡体验的形式开展,学生非常喜欢参与,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,开拓了学生视野,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、分析问题的能力,同时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。广州日报在少年思政教育上的创新,很值得学习!”

  黄广教育集团透露,有了广州日报等社会各界的鼓励和支持,“人文素养10+10”项目将作为“智慧教育”特色课程深入而持续推进。其中,在深入参与广州日报“少年评论员”体验营活动基础上,集团还将继续参加广州日报“少年评论员·城事国事天下事”征文等后续活动,为中小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,展示写作才华,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教育。


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刘冉冉


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刘冉冉


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刘冉冉


广州日报全媒体版编辑 胡俊